2022年10月16日星期日

方言是古漢語活化石

方言給人的印象就是丟雷老母哈哈哈~

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。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。

賀知章年少離家,年老回鄉,偶遇小童,感慨萬分,寫下了流傳千年的感懷詩,在抒發他久客他鄉傷感的同時,也寫出了久別回鄉的親切感。 

詩中所說“鄉音無改”與後半句的“人事已非”互相呼應,烘托出了鄉音給人的親切感。 就如同我們人在他鄉,聽見鄉音,倍感親切,既起鄉愁,又慰鄉愁。

從古至今,鄉音都是能集中具體的體現一個地方本土文化和歷史積澱的載體,這些鄉音不僅僅是語言,它是地域文化的載體。

現代人讀古書古詩,有一些冷僻的字在現在的華語中已經消亡,但是還存留在地方方言中。 有一些詩詞,用普通話讀起來不太押韻,用方言,尤其是我們這種南方系方言讀來卻是押韻的。 因為南方系方言完整保留了中古漢語的特征,例如保留入聲字和閉口音等。 

中國年輕作家雷欽健說過:“方言是一個民族語言的活化石,也是一個民族歷史發展的見證。 了解一點方言知識,不僅能夠幫助人們掌握詩詞聲韻,對於學習繼承古代文化、民族文化也是很有價值的。 因此希望社會在大力推廣普通話的同時,也要重視方言的研究利用。”

大部分的馬來西亞華裔都會說一至兩種方言,除了籍貫及成長環境之外,有些是從連續劇學的,如台話及粵語。 以目前情況來看,這兩種方言的傳播尚算無憂,但小支系方言就很可能因為傳人不多而逐漸消失,那種道地的家鄉音調可能就隨著老一輩人走後而成為絕唱。

還有一個讓人擔憂的情形就是年輕人少說方言了。 

我國華裔家庭已經從大家庭漸漸轉換成小家庭制,三代同堂的已經不多了,年輕一輩很少與長輩一同居住,也就讓家裡少了說方言的氛圍。 再加上大部分中青年人突破了老一代“同種族同籍貫才結婚”的限制,許多人的家庭都轉換為華語或英語溝通為主,父母彼此在家都不說方言,孩子就缺乏了接觸方言的機會。 

要讓年輕人掌握祖籍地的方言,家庭是關鍵一環。 但除了這,各大鄉團也當發揮組織的力量,積極倡導“說方言”的活動,如:舉辦方言演講比賽,鄉音歌唱比賽,“鄉音知多少”搶答比賽等等。 我們也可借鑒中國的地方電視台的節目,看他們怎麼用方言播報新聞,怎麼用方言去創作小品戲劇等等。

鄉音會不會逐漸消失,代表個體的特殊文化會否失傳。 除了靠鄉團以及老一輩的努力,也應當讓更多年輕人意識到保護方言的文化意義,用各種方式傳承方言。 

年輕人可以自制網絡視頻,用方言配音,用搞笑及生動的方式,吸引網友的追捧,也可二次創作鄉音影片,如:蠟筆小新說福州話,印度人說廣東話等等,我相信這些創作都能讓人感受到鄉音那種獨一無二的親切感,對推廣鄉音的傳播也有一些幫助。 

這當中,我尤其欣賞張吉安先生進行的鄉音傳播及采集計劃,除了因為吉安是一位年輕人之外,更因為吉安已經進行了這項計劃20多年了!

我很悲觀,對我來說,方言的式微只是時間問題。 雖然鄉團和努力,也有不少年輕人願意站出來“保護”方言,但是這股式微的大勢還是很難逆轉就是了。 

今年我從華總轉來福州公會,學習鄉音(福州話)的興致和動力比以前更加充沛。 當然,這僅僅是個人的興致,那些什麼“要振興方言”的就別說出來笑死人了。

今年所學,最有趣的莫過於“束脩”了,閩侯人及永泰人不說學費為“學費”而是“束脩”。 “束脩”為古時學生拜師所送之見面禮,具體為何倒沒一致說法。 這其中又以孔子的”十條臘肉“最為人所知,子曰: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嘗無誨焉。“ 意即只要自願拿著十余乾肉為禮來見我的人,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。 

方言真是古漢語的”活化石“啊!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