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26日星期三

狹小的空間中VS輪椅老太婆

場景是古晉某酒店,我正在準備搭電梯,就在電梯門關閉前看到一個年輕人推著個老太婆過來,就稍微等了他們一下。

兩人進來後,年輕人說了聲thank you,我就很自然“幫人幫到底”問他“Which Floor”,他愣了一下,說了聲"eleven,十一“,我就幫他按了樓層然後電梯門關上。

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他們是中國人,因為那個eleven發音就很中國人。 

然後坐輪椅的老太太開始講話了。 她用中文問我:”你是哪裡人啊?“  我也很自然用中文回應:”馬來西亞人“。 然後開始了快問快答。

她:你祖先來自哪裡啊?

我:福州。

她:那你就是中國人。怎麼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呢?

我:我就在馬來西亞出世,馬來西亞國籍,馬來西亞人啊,誰跟你是中國人。(不耐煩)

她:你祖先是中國人,你怎麼會是馬來西亞人?

我:人類的祖先都來自非洲,妳承認妳是非洲人?(爆氣了)

她:非洲人又沒承認我們是非洲人。

我:馬來西亞人也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啊!

她:中國人承認你們的啊。

我:別自作多情。

(空氣凝結,這時候電梯門打開,11樓到了)

年輕人將她推出去時我聽到老太婆用方言(聽不懂)念叨了幾句,由於聽不懂就不在乎,倒是年輕人一臉歉意跟我說抱歉,並且對我說了聲謝謝。 我也只微笑回了句晚安,然後鬆開了電梯的開門鍵。

這件事當然不會對我的心情構成什麼大影響,但我還是覺得可以說一說,為什麼它會發生。

我的推測有以下幾點:

第一,這老太婆的年齡約莫70歲,穿著算體面,很可能是體制內的人。 以這把年齡推算,再加上可能是體制內工作者(可以出來旅遊,穿著品味也不錯),當年是紅衛兵的可能性似乎頗高。 像他們這種人,會堅定地貫徹黨的核心理念也不意外啦。

第二,大一統思維。在他們眼中,只要是華裔,就是中國人,就是要向著中國,認同中國,效忠中國。 偏偏我們這些海外華裔不吃這套,我們更願意效忠我們的國家和君主。 他們這種不尊重他人立場和身份認同的根本原因,大概也跟大一統思維有關吧?

第三,倚老賣老。 這個老人家應該曾經就是個老領導,有些部下必須聽從她的指導,在階級之下,她產生了自己總是對的幻覺,現在老了,更加可以倚老賣老了,所以加重了病情,對一個說了句英文的陌生人開始了他自以為是的”指導“。

第四,對多元的理解表面化。 雖然中國號稱有52(還是56)個民族,但是大家都知道漢族才是站在C位的那個,多元往往只停留在宣傳及敘事層面,私底下,並沒有真的擁抱“多元”。 馬來西亞就不一樣了,我們是真的多元,而且在多元的道路上奔跑了60多年以上,這可不是中國這種偽多元可以碰瓷的。 為什麼要提多元呢,因為多元也包括了多元身份的認同。 就比如說,嚴格來說我可以是馬來西亞人,可以是華人,可以是砂拉越人,可以是福州人(福州後代),我想用什麼身份就用什麼身份,由不得你一句海外華人就是中國人就可以改變的。 當我說我是馬來西亞人時,你就必須尊重這個認同,你不認同也沒關係,乖乖閉嘴給我走開就好。

sekian。(這個AI圖我懶得再修,效果完全不行,但還挺好笑的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